魚圖鑑_冬

烏魚

綠燈(建議食用)

養殖烏魚的餌料為天然或植物性餌料,屬於食物鏈中、底層生物。野生烏魚已遭過度捕撈,數量遽減。

分布於台灣全島以及全球。

身體圓而長,頭部以及尾部稍扁,胸鰭基部有黑色斑塊,眼瞼發達。

/

烏魚的經濟價值非常高,漢人捕捉牠的歷史早在兩千年前就開始了,甚至荷治時期以前來到台灣澎湖一帶的漢人,都可能是為了捕捉烏魚而遷徙的。
烏魚的高經濟價值來自於牠的「三寶」:烏魚子、烏魚膘、烏魚肫。烏魚子不需要多說,烏魚膘指的其實是雄烏魚的「精巢」,烏魚肫則是烏魚的胃囊。這些「腹內」的部分是饕客的搶手貨,也因為體積小、保存不易,價錢相對也高,而魚肉的部分反而成為廉價拋售的「烏魚殼」。
烏魚殼雖然被視為副產品,但其實是營養滿滿的,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,是冬季最經濟實惠的進補品呢!(一魚多吃,不浪費又環保!)


今日市面上可見的烏魚子,多半是經由養殖取出的,野生烏魚雖然仍可捕捉到,但數量已經一年比一年稀少。原因除了過度捕捉外,也是受到了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了洄游。所以,養殖烏魚被劃分為綠燈,而野生烏魚卻是在紅燈的狀態。魚生在這邊,要最後一次提醒大家:除非少有養殖,否則應盡量避免購買野生魚類喔!

臭肚魚

綠燈(建議食用)

野生資源量尚稱豐富。屬於食物鏈中、底層,撈捕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小。

分布於台灣全島以及西太平洋。

體呈長橢圓形,側扁,體側上是褐綠色,下為銀白色,有淺藍色圓點,背鰭跟臀鰭的棘堅硬。

/

正式名稱為褐藍子,又叫作象魚、象耳、羊矮仔等,也被譽為「海中的臭豆腐」。
顧名思義,臭肚魚的特色就是腹部帶著一股腥臭味,這股臭味其實來自臭肚魚腸道中未消化的藻類,經過發酵作用所形成的。所以只要在處理魚肉時,小心不要讓腸子污染到其他部位,就不會把臭味端上桌囉!另外,臭肚魚全年都可捕捉到,除了冬季特別肥美之外,據說四季都可以品嘗到臭肚魚不同的風味!


臭肚魚的外型帶有大片的背鰭、腹鰭,而這些部位都是帶有毒刺的!因此在漁民口中的毒性排行榜「一魟,二虎,三沙毛,四斑午,五象耳,六倒吊。」臭肚魚(象耳)也是名列其中,請大家有機會接觸到生魚時務必小心!而因為上述這些特性,使得臭肚魚一直都不是太受歡迎的魚種。但其實牠以藻類為食,是屬於生物鏈下層的魚類,常見於沿岸及河口,產量豐富,選擇食用牠對環境的影響相對小很多,適合重視海洋環保的你把牠買回家!

竹午魚

黃燈(斟酌食用)

點養殖餌料需來自小魚(魚粉或下雜魚)。

分布於台灣南部、西南部,以及印度至西太平洋。

吻短而鈍,下唇僅見於口角,胸鰭鰭膜為鮮明的黃色,腹鰭的前緣為黃色,其餘部分為白色,尾鰭中間切口工整。

/

「一午二紅沙,三鯧四馬加,五鮸六嘉鱲,七赤鯮八馬頭,九烏喉十春子。」,第一名就是午魚(鯃魚、竹午魚),而學名是四指馬鮁。在台灣老饕們的心中,牠以肉質鮮美細緻、刺少,外加嬌貴難活的特性,成為魚中的極品。

而搶手的魚種,當然也是捕不應求,在今日市面上能買到的多是人工養殖。如前所述,午魚非常難養,必須細心照料,甚至要保持環境不受噪音干擾,午魚才能安心的長大,因此牠的身價也是居高不下。

挑選午魚很簡單,只要記得購買養殖生產,拒絕野生捕撈的就夠囉!


yu_sheng studio.
since 2018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